走村入户察民情,促膝交谈闻民声。辛勤耕耘在任河,扶贫脚步不停歇。翻开驻村工作笔记,经历的事情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果然,只有亲身经历,才倍感回味无穷。
任河村为贫困村,共三个村民小组:任河组、梁坡组、阴山组。全村常住人口60户172人,其中贫困户23户74人,低保户8户11人,五保户3户3人,残疾人24人,学生21人。全村共有耕地2410.6亩,人均耕地面积13.17亩,主要以山旱地、陡坡地为主。
良好的基础工作是干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前提,为进一步掌握任河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自进驻任河村的第一天,第一书记张永嘉就带领工作队员深入村民家中专访,从耕地、补贴、致贫原因、生产生活状况、子女上学情况、劳力分布情况均作了详细登记并制作成表格,可以说是一表在手、事半功倍。
如果把贫困户当做亲人,我们绝对是最贴心的家人。去年冬天,杨世兴的妻子刘白珍需作残疾人等级鉴定,因出行不便,驻村工作队开车带着他们到县城作了等级鉴定,以便于今后向残疾人生活补助政策靠拢。
面对困难家庭,驻村工作队深入其家中,本着劳务输出一人,脱贫致富一家的理念,全力支持其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针对不便外出家庭,本着学会一项技能,带富一个家庭的理念,积极鼓励其学习和参加各项职业技能培训。
为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环境,驻村工作队冲锋在前,对我村8户15间“黑房子”进行了亮化工作。饭点和农户吃饭的时候,他们激动地满脸洋溢着感激之情:“谢谢你们驻村工作队,谢谢党的好政策”。正如第一书记张永嘉所说:“既然选择了漫漫扶贫路,我们就一定会风雨兼程,帮扶到底”。
看望慰问五保户,情暖高龄老人心。驻村工作队最牵挂的还是村内五保户和高龄老人,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工作队及帮扶单位时常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他们送去食用油、大米、洗衣粉、卫生纸、被褥等生活用品,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如果扶贫是一场硬战,我们无疑是最坚强的战士。岁末年初,疫魔当头,驻村工作队时刻冲锋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不间断值守在检查点,严格排查往返人员体温监测情况,工作队员何欢更是挑起了每日为农户消毒的重任。其实,还有太多太多像我们这样的抗“疫”人,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只为全面战胜疫情。
暴雨侵袭,江河泛滥。八月中旬,我县域因持续强降水,致使山体滑坡、房屋受损、部分道路中断、农作物大面积受灾,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面对灾情,驻村工作队化身“抗洪尖兵”战斗在第一线,积极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协同村组干部及时对塌方路段进行清除,受损房屋加固维修。驻村工作队践行着“灾难不退,我们不撤”的誓言,救灾的同时疏导着村民的复杂情绪。现在,大家又回到了正产的生产生活中,为美好的明天阔步前进。
如果把脱贫当作伟业,我们应该是最值得骄傲的人。转眼间,驻村已经快两年了,从刚开始的陌生到现在乡亲们热情的招呼声中就能看的出,大家早已把我们看做成了“任河人”。为提高村民的法制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氛围,作为县检察院驻村帮扶干部,第一书记张永嘉多次组织广大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针对酒后驾驶、无证驾驶机动车以及赌博等违法行为,为村民详细解读交通法规有关内容及治安管理条例,让村民充分认识到其危害性,同时要求大家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对不法分子冒充熟人、短信提示、破财消灾等常见的诈骗伎俩,提示大家要提高防骗技能,防止上当受骗。宣传效果也真正的起到了作用,近年来,村上无涉酒事故和网络诈骗发生。
如果把脱贫当作使命,我们就是见证历史的人。脱贫攻坚普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项目,是对脱贫攻坚成效的一次全面检验。七月下旬,全国开展脱贫攻坚普查,作为帮扶工作力量,我们既配合参与了脱贫工作,也抽调工作队员全面验收了这项工作。多年以后,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可能只是一个事件记录,但只有现在身在其中的我们才能明白脱贫攻坚这一路走来的艰苦与辛酸。